![]() |
|
"津云"客户端 |
||
“准备——起飞!”操作平台工作人员一声令下,一架长约2.3米,翼展宽3米的明黄色无人机便“呼”的一声离开弹射台,直冲云霄。这是成都理工大学近日采购的“刀锋”300无人机首次亮相。今后,这架无人机不仅将用于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还将运用于四川省地质灾害监测的实际工作中,深入险境,带回一手数据与图像。
亮相:“刀锋”迷倒众人
“联机!”“飞机正在自动联络卫星!”“飞机已经搜寻完毕!”
昨日上午11点,成都龙泉的一块空地上,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做无人机首飞的各项调试、检测工作。飞机制造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三五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晓东介绍,这组新型无人机系统今年才研发完毕,十分先进,这次也是它首次走入高校科研。
经过1个多小时100多项的检测,飞机终于达到飞行要求。加好汽油、启动发动机,飞机被抬上长达6米的弹射台。“准备——起飞!”地面操作台蔡亚邦工程师一声令下,飞机“呼”的一声冲出弹射台,直冲云霄。其帅气的外形、矫捷的动作让附近许多围观群众赞叹不已。
试飞:直线航线上拍照
两分钟内,飞机已经冲上200米的高空,并在操作台上空盘旋飞行。随后,飞机继续上升,在500米的高空稳定下来,逐步进入预定航线。
按照计划,飞机将完成平行的4条直线航线的飞行,每条航线长2公里。在每条航线上,飞机都将进行一次拍摄工作。“飞机进入第一条航线!”、“开始拍照!”操作台上,蔡亚邦不断通报飞机现状,在他面前的操作电脑上,可清晰地看到飞机的飞行高度、路线、发动机状况等各项数据内容。
在空地的另一边,一名工作人员拿着飞机操作遥控器,两人默契配合,共同操作着飞机的飞行过程。
成功:降落伞帮助降落
飞机原计划在1000米的高空飞行,但在起飞前发现该线路为民航经过区域,便将飞行高度改为500米。周晓东介绍,飞机可抗5级大风,一般小雨天气也可飞行,对天气要求不是很高,但对空域环境要求较高。
鸟儿会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呢?周晓东介绍,由于飞机发动机声音较大,鸟儿一般会自动避开,因此撞上的几率不大。
飞机完成三条航线的飞行后,为保证安全,工作人员决定提前让其降落。“降高!”蔡亚邦在操作电脑上点击“回家”按钮,飞机逐渐盘旋降落,在离地面约200米时,蔡亚邦点击“开伞”按钮,飞机发动机声音渐小,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弹出打开,飞机缓缓降落。“飞行成功!”工作人员爆以热烈的掌声。
新闻延伸
省测绘局也有无人机
周晓东介绍,购买无人机的主要有电力机构、生态地理监测机构、环境监测机构等。
在四川,省测绘局也拥有无人机。根据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报道,省测绘局属下的四川遥感院配备的无人机,曾在2010年对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市虹口乡、龙池镇等重灾区进行无人机航拍,获得珍贵的影像数据。
特别关注
无人机私人也可购买
对购买无人机的条件,周晓东介绍,由于无人机是新兴行业,其管理规定等并不多,因此购买无人机并不需要特殊的条件与资格。
周晓东介绍,对于其所在的研究所来说,只要提出购买的机构正规,用途合法,都可以购买。从原则上来说,只要用途合理,私人也可购买无人机。
新闻链接
“成都造”无人机可车上发射
今年10月,国家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发布“节能减排与生态保护环境遥感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无人机及监测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成都造无人机“天翼”Ι中标。这款无人机,可在3000米高空内完成100公里作业半径的巡航,最大平飞时速180公里,既可用于军事,也可用于民用测量和航拍。它还可以在普通的汽车上发射。
为何引入无人机?
拍照比卫星照片清晰可深入险境取数据
此次成都理工大学引进的“刀锋”300无人机系统包括两架无人机、一个地面操纵平台和一个弹射装置,总价值约90万元。组装好的飞机机长约2.3米,翼展宽3米,通身为明黄色,只腹部和翼展有一点红,显得十分帅气。
复杂地形可降落
该款无人机采用类似水上飞机的滑橇。可最大限度降低对地形的要求,如在山地、泥地等复杂地形都可以完成降落。“刀锋”300型无人飞机可续航3—4小时,飞行时速通常为110公里,每次作业半径可达180公里,最大载荷为5公斤,可以支持完全的自主起飞、巡航和降落,驾驶仪带有高密度的数据记录器。机身装载有佳能5D Mark II相机,拍摄图像最大分辨度可以达到1:2000,比卫星照片更精确、清晰。
地质灾害监测出大力
该无人机还将运用到我省地质灾害监测的实际工作中。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董秀军介绍,一般地质灾害都发生在地形条件恶劣的地区,工作人员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心灾区调查。引入无人机后,可在安全位置释放无人机,进入灾区上空拍摄高精度图片,帮助研究人员掌握更加详尽精确的数据和资料来进行研究和教学。(记者张灵摄影肖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