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全国教育
关键词:
 

普及考试知识 改善教育环境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7-28 19:13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科学认知考试是时代命题

  毫无疑问,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这不仅表现在我国的考试规模之大、参考人数之多、考试种类之繁,更表现在考试的社会意义之大,社会影响之广,全社会的重视之高。

  当然,我们还不是一个考试强国,因为我国对于考试的科学研究还不深入,考试的技术方法还比较落后。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考试的社会认识水平比较低。危险的是,就连许多教育专家也不了解考试的知识。他们往往根据少许的感性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而对考试提出了各种似是而非的批评和要求,并已经对我国的考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考试能够公平、客观而科学地起到应有作用,我们确实需要由考试大国走向考试强国。这不仅需要加强考试的科学研究,广泛吸收当代信息技术,加强考试的科技含量,强化考试的法律制度环境,还需要向社会普及相关知识,以便公众对于考试有健康的理念、客观的立场、恰当的期待。否则,很可能是没有建设成考试强国,却出现一种持续而极具破坏力的考试及其改革的错乱症,从而严重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考试社会认识现象种种

  “应试教育”是整体性误判

  对于我国教育最严厉而又流行最广的批评莫过于贴上“应试教育”的标签。也就是说,整个教育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教,为了考试而学”,只是在追逐分数。这种批评认为,考试原本是教育活动过程的一个环节,却慢慢演变为教育的全部,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不能以分数评价学生。

  这就涉及对于考试性质的认识问题。在不同的学期、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程结束时,总是要进行考试的,而考试的结果通常都是以分数(等级分仍然是一种分数系统)的方式表示。为什么要进行考试?因为需要对于一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估和鉴定,以便作出相应的教育教学决策。如果考试不能满足这个需要,就要对它进行改进,却不可能取消考试,也不可能取消分数。因此,“应试教育”的说法混淆了教育中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指责错了对象,从而搞乱了社会的教育认识,将教育改革引到了错误的方向。

  高分低能与“前十名现象”

  对于高考的批评,最集中而典型的就是所谓“高分低能”现象。这似乎成为改革高考甚至取消高考的主要依据。“高分低能”,转换成学术语言就是“高考分数与学生能力成负相关”。事实表明,这样的指责是不公正的。就统计而言,高分低能如果存在的话,也只是个别的、偶然的离散现象,而不是高考的整体特征,因此它根本不能构成对高考的威胁。

  于是,又有所谓“前十名现象”。意思是说,高分的学生未必都有出息,名列前茅者成就反而不如第十名之后的学生。因此,不必追求状元,不必追求前几名。事实上,存在这个现象,可能意味着重点中学或大学里在某个名次之上的学生具有同质性(统计研究表明高考成绩存在拐点),这时他们的社会成就取决于学业之外的其他因素。这种现象毫不奇怪,因为高考分数与学生的高等教育经历有比较高的相关性,高等教育经历与个体的社会成就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从来不意味着分数最高的人一定会取得最高的社会成就。其原因不仅在于社会成就与许多因素有关,还在于相关性只是解释了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总体趋势水平,而不是一种确定的函数关系。显然,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许多人误解了相关性概念和社会成就的复杂性。

  选择题过敏,反对标准化考试

  似乎标准化就是选择题,而选择题似乎就是猜答案,因此标准化考试只能测试低级能力,对于高级能力只能用传统的主观试题进行综合考试。这是对于当前多种考试,包括各种社会考试、高考等考试形式十分流行的批评,并且已经影响到高考等重要考试的命题工作。

  其实,标准化的含义远比选择题广泛,它涉及命题、考试和评分等各个环节。即使是选择题,受过专业训练的考试专家也能够用它来测试学生的高级能力。此外,由传统考试向标准化考试转变是考试的历史发展趋势,是考试科学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进步。不过,标准化试题对于命题人员的要求高,需要专业的训练。唯其如此,才能减少阅卷中的主观性,减低对阅卷人员的要求。否则,分数与学生真实水平的差距会更大。

  误用黄金定律,大学成绩正态分布

  许多大学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明确规定教师给出的分数要呈正态分布3%的学生成绩要低于60分,90分以上的学生数量不能超过全体的15%。首先,这样的规定忽视了正态分布的前提条件自然的人口集合,按照一定标准选择过的群体的特征往往呈现偏态分布。当然,即使是正态分布,随着平均分数提高,学生最低分数也可以高于60分。其次,它未能区分常模参照考试与标准参照考试。因为大学每门课程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既定目标评价学生掌握水平是一种达标式考试,达到目标即为合格,达不到目标即为不合格,完全没有必要硬套正态分布。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大学尚且如此,遑论其他!

  高考与新课程改革之间出现困局

  当前高考改革的压力中有一部分来自推动新课程实施的需要。社会公认高考对于基础教育的检验力,因此出现了一个困局如果高考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来编制,能够保证其完成甄别合格大学生的任务吗?能够证明新课程标准的得失和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吗?因为这样的做法难以避免自我证明之嫌。如果高考不理会新课程标准而坚持自己甄别功能的需要,当然能够满足高等学校招生的需要,也在新课程之外树立了一个标准而能够检验其成败得失,但有人则会认为,这样的高考所发挥的“指挥棒”作用妨碍了新课程的实施。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理论,而且需要将对高考的批评及其改革的诉求与考试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水平、状况结合起来。

  如何普及考试知识

  全社会都需要了解考试知识。首先是教育学者。如果不了解考试的知识,他们的教育学术研究和教育政策咨询研究就可能发生偏差。由于他们的影响力,就可能谬种流传,危害严重。其次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他们被考试知识武装后,就能够自觉地遵循教学规律,努力实现教育目标。教育新闻工作者涉及教育舆论的形成,也只有掌握一定考试知识,才能正确、公平地报道教育新闻与事件,推动真实问题的解决。当然,家长了解一些考试知识,就可能端正教育心态,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

  我国现行职前教师教育主要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缺少与考试知识相关的课程,造成新教师对于考试一知半解,参加教学工作后往往凭借经验来出题考试,评价质量不高。因此,教师教育应该大量增加教育考试方面的知识,增设考试学、教育评价学或教育测量学方面的课程。应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在职培训机会,强化在职教师的考试知识。

  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传媒传播考试知识。

  考试知识的广泛传播,不仅有助于改变社会对于考试的态度,进一步改善健康的教育环境,而且能够促进考试科学的发展,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健生)

稿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赵晶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