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老版 正文
关键词:
 

拥抱大地—黑龙江省呼兰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纪实(二)

http://www.enorth.com.cn  2001-09-30 16:17
 

9月20日司法会计两大考试撞上 防空警报试鸣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他们从黑龙江省农科院买来20棵品种不同的果树苗,栽种在学校的一块空地上。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带领、指导下,精心栽培、护理,进行初步研究,使苹果k9型、苹果123型、苹果梨等试栽成功。由于北方夏短冬长,新培育的果树不经过时间的“磨炼”就不能算大功告成。但学校还是大胆地扩大了规模,嫁接果树150棵,把校园四周的空地都栽上了果树。第三年,学校的果园便开“园”了,红色的苹果、粉色的李子、黄色的鸭梨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诱人。那一个个坠满枝头的果实是教师和孩子们汗水的结晶啊!为了分享丰收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学校让师生和老乡品尝水果。“佟家小学的果好吃”一时不胫而走,香飘十里八村。每天清晨,学校的水果在运往集市的路上就被抢购一空。看在眼,动在心。1998年春,曾经是顽固“保守派”的魏章景一次从学校购进果树苗500多棵,把他家的闲田隙地都栽上了果树。第二年果树部分结果,转年就大丰收了。尝到甜头的魏章景又大胆地把庭院都变成了果园,还搞起了苗圃,全年收入超万元。魏章景多年不摸书本的爱人在他的带动下,也在灯下钻研起了佟家小学发给的教材,还忙里偷闲参加了几次短期培训班,如今技术比魏章景还好,被呼兰县妇联授予“科技致富女强人”的称号,呼兰县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她。昔日普通的农家妇女竟上了电视,她的笑脸就像胸前佩戴的大红花一样。而今,他们的两个孩子考上了学,家里还买了运输用的汽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魏章景这样的示范户的带动下,几年时间,佟家村5个自然屯800多户全都栽上了果树。北方农民大多没有搞过果树管理,为了减少农民的损失,佟家小学把果树栽培技术编成资料,向农民传播嫁接、剪枝、栽培、防治病虫害等技术,使全村林果业迅速发展。1998年6月,教育部在呼兰县召开“三北”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干部培训班现场会,有13个省的168个市(地)县共500多人参加,小小的佟家小学一下出了名。同年,佟家村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果树千佳村”的称号。目前,佟家村果树已发展到3万多株,仅果树苗一项年收入就达几百万元。佟家村的经济示范效益还辐射到了附近其他市县的农村,兰西县和绥化市的农民都纷纷来校参观、学习、选购树苗。现在,佟家小学每年卖水果和树苗就收入5000余元。

  为了把佟家小学的经验向全县小学推广,韩世惠等一班人多次讨论研究,提出创建300所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成人教育三位一体的佟家式新型农村小学,把职业教育渗透进来,使之成为村级人才培训基地。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的辐射作用,全县所有小学在校内都开辟了“三小园”,即小果园、小农园、小菜园,并把适合本地推广的先进粮菜品种引种到“三小园”中。“三小园”成了学生熟悉家乡的园地,成了学生学习、实验的园地,也成了农民参观学习的园地。农村小学把农业科学技术辐射到了千家万户,真正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基地,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基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基地。大用镇公立小学在学校基地种植反季节尖椒获得成功,学校积极向农民传授栽培和保鲜贮藏技术,使公立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尖椒专业村,他们种植的尖椒还远销到哈尔滨、大庆、大连等城市,年收入上千万元。

  目前,呼兰县已把全县300所小学全部建成了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小学。各学校充分利用设施、基地、师资等优势,根据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农时的特点,利用零散的时间,在田间、地头、炕头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举办“短平快”实用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浸种、苗床调酸、农药配制及病虫害防治,仅2000年就举办各类农民技术实用班2000多期,培训农村从业人员20多万人次。各村小学还利用寒暑假,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农村实用新技术培训,年培训近20万人次,真正把学校办成培训农民、传播技术的农科教实体和农村社区教育的阵地。

  三、“上天”人才可仰,“落地”人才可贵,农村高中改革让呼兰三中为学生搭起成功的大舞台

  以大用中学为代表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科技兴农”提供了人才资源的保障,还有力地促进了“普九”的巩固提高。但是,要想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农村高中的改革势在必行。眼光超前的韩世惠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早在1988年,大用中学的改革初见成效时,以呼兰三中为试点校的农村高中综合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呼兰三中的学生来自县北部11个乡镇,90%以上是农民子女,“上高中考大学”应该是当时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目的。但是,尽管各方面都非常努力,每年能跨进大学门槛的还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孩子虽然经过了十几年寒窗苦读,最终还得面对祖祖辈辈面对的黑土地。然而,这些在农民眼里念过大书的“人才”却干啥啥不灵。“高中毕业生,干啥啥不中。务农不安心,致富没本领。”“这样上高中有什么意思?再说上高中要是考不上大学,还不如初中毕业就下来早点挣钱呢!”一时,偌大的呼兰三中校园显得空空荡荡,本该活跃的课堂也显得冷冷清清。

  呼兰三中陷入了生源危机的困境。

  “这样下去,三中不得‘黄’了啊?”许多教师心存疑虑。“黄?说什么也不能黄!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拯救呼兰三中。”韩世惠在了解三中的情况后坚定地说。在县教委和呼兰三中领导的组织下,展开了一场关于农村高中办学思想的激烈大讨论。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农村高中教育的改革必须转变三个观念:必须从“单纯抓升学教育完成升学任务”转向“努力抓好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完成双重任务”;必须从“升学率高才是教学质量高”转向“学生全面素质高才是教学质量高”;必须从“只有考上大学才是人才”(“上天”人才)转向“学有一技之长回乡就业的合格毕业生也是人才”(“落地”人才)。

  呼兰三中顺势进行了以就业教育和升学教育并重的农村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改革。这项改革的法宝还是分流,而且高中分流比初中分流要难得多。为了在高三顺利分流,从高一开始,就在文化课、劳技课、班会等实行全员参加、贯穿全过程的职业技术教育渗透和延伸,在保证文化课课时不变和保证打好文化课基础的前提下,在高中三个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专业技术必修课和选修课。把必修课纳入课表,学生随班上课;把选修课纳入活动课总表,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按所选专业到专业教室集中上课。高一、高二必修课开设音体美课;选修课根据学生特长和农村需要开设家电维修、食用菌养殖等科目,学生利用自习时间自愿到专业教室学习,到基地实习。高三分流时,根据两年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征询家长意见和本人的同意,指导一部分学生上分流班。分流班学生使用省里统一编发的专业教材,毕业参加全省高职院校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升入高职院校;考不上的若通过了全省高中会考和绿色课程考试,发给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

  此外,还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组建了学科组、兴趣组、音体美组等20多个小组,为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课外活动。文化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构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搭起了广阔的舞台。

  呼兰三中特别注重加强校内、校外和家庭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自建、外挂、延伸的办法,投资34万元建立了种植区、养殖区、服务区、特长区四大专业实习基地和专业教室。此外,他们还开辟了校外实习基地。农学专业与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省农科院、省甜菜研究所挂钩,搞新品种实验。机修专业与县第二农机厂挂钩,学生定期到那里实习,保证了实习课的质量。他们还把实习的基地延伸到家庭,食用菌班的学生,每人分一瓶菌种,拿回自己家培养;饲养班的学生每人分几只鸡雏拿回家,按饲养技术要求饲养。学生家庭就成了实验室、传播室、展示室,潜移默化之中家长也受到了熏陶。

  在落实县教委提出的“校带村、生带户”的活动中,呼兰三中分流班的师生,重点指导和扶植了康金镇小赵村脱贫致富,使该村不但还清了30万元的外债,还投资5万元维修了学校。指导康金镇三胜村种田大户李国友科学种植新品种玉米,获得高产;并指导他由单一经营转为综合经营,年收入达5万元。分流班的师生按计划到36个延伸点参加实习活动,既提高了自己,又帮助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受到农民的欢迎。

  自1988年开设专业技术课以来,在呼兰三中获得专业技术合格证书的2000多名毕业生中,有80%回乡后取得了突出成绩。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有500多人,年收入超万元的有80多人,康金镇大市场内的家电一条街和裁剪一条街里的业主80%是呼兰三中分流班的毕业生。

  呼兰三中毕业生致富的本领和能力,使农民看到了读书的“实惠”。康金镇小赵村一位姓文的农民,原来打算让孩子辍学务农,但当他看到呼兰三中的学生毕业几年就致富的事实后,尽管家穷没有余钱,还是毅然贷款供孩子上了高中。近些年来,呼兰三中生源一直很好,每年都有400多名新生。改革使学校焕发了生机,校风校貌明显好转,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会考通过率在97%以上,高考升学率稳定在50%左右,最高达到67.5%。

  目前,呼兰县正向着每10户有1名农民技术员、每5户有1个科技示范户、每户有1个种田明白人、80%以上的农民能掌握1至2项农业新技术的目标迈进。全县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覆盖率达95%,科技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56%。2000年,呼兰县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

  下篇:“大用的豆、利民的花、许堡的稻谷香万家,方台的土豆、对青的鱼和虾、腰堡的蔬菜满天下……”让农业和科技在教育的桥梁上牵手

  2000年9月的一天,在大用中学校园内,由呼兰县政府主持的一年一度的秋季大田博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县五大班子的领导来了,各乡镇长来了,只见彩旗飘扬,人声鼎沸,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和欢歌笑语中。这是呼兰县在这里召开第六届秋季大田博览会。每次各级领导都亲自来组织专家论证、鉴别,为下一年的春季播种选质量最好的种子,被选中向农民推广的种子起码要保证三年产量稳定。春华秋实,这个博览会开到了农民的心坎上。

  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呼兰县教委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注重农科教结合,积极发挥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现代的科学技术通过教育这个载体迅速传递给农民,真正做到修教育渠,引科技水,灌农业田,结富民果。呼兰县教委结合全县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按照黑龙江省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以农村初中基地为示范,积极引导农民由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向种植特色、优质、高效农作物方向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针对县域经济的特点,在农村初中建立了包括大用中学在内的6大科技含量较高的实验、实习、示范基地,其他各中小学也都围绕着村屯实际,建起了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验基地。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把农业新技术传到千家万户,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用“农科教”结合的春雨滋润广袤的田野,六大特色示范基地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在大用中学大田作物高新技术特色基地,专业课教师唐宪义带领学生利用高产晚熟的大豆品种美国“树塔”和早熟低产的大豆品种“黑农34”杂交,经过三年的艰苦实验和实践,终于培育成了中熟(115天)高产抗病的“大中一号”大豆新品种,平均亩产量可高出一般品种100多斤,达500斤,成为本镇农民首选的当家品种,并远销到外县,仅这一项就为全镇农民增收125万元。为了解决北方无霜期短,大豆贪青晚熟的难题,他们根据群众的要求,研究出产量不减、成熟期早的“大中二号”大豆新品种,同时进行了重茬实验,获得成功。“油见油,三年愁”,大豆不能重茬种的难题迎刃而解了。大用镇各种农作物的当家品种及种子的更新换代,都是从大用中学基地中筛选出来的,深受农民欢迎。

  为了把新技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大用中学的专业课教师根据农时带领学生深入村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每年冬季,他们还举办各类培训班,为农民学习新技术服务,每次办班都出现了“父子同校、母女同班”的喜人场面,把东北人习惯的“猫冬”(冬季闲着没事干)变成了一个为农民致富充电的“科普之冬”。达户村农民陈有脱盲后就参加了“科普之冬”的学习班,他了解了机械插秧技术,于是自己投资万余元,购买了水稻插秧机,利用机械的优势,既节省人力,又保证了插秧质量,当年水稻亩产增收30余元,成为水稻种植的带头人。

  大用中学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需,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农民广泛的欢迎。农民乐了,说大用中学把教育办到了他们的心坎上。农民一有什么问题就往学校跑,有时教师在上下班途中就被农民拦住,或问这问那,或把他们请到田间地头,为庄稼“号脉”。

  目前,大用中学有校内蔬菜基地8亩,校外实验小区20亩,农作物科技示范田40亩,另外还有温室、大棚3600平方米。这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也为学校每年带来几万元的收入。 (记者 郭萍 《黑龙江教育》记者 张桥 魏永生 李伟晗)

稿源 新闻晨报 编辑 高美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网友评论 1 条,查看全部
[113664] 黑龙江省 网友:hulan 于2005-07-23 19:06 发表评论:

  我就是呼兰的,现在这里都吹的不行了,什么教育百强县,什么国家级办学优秀试点,都是假的。呼兰的教师待遇相当低了,试问你们听说过吗,一个学校里的老师,工资连一个贫困县的教师都比不上,据我所知,黑龙江省的青岗,兰西等县,虽属国家贫困县,可是人家每名教师的工资都已经过千了,可是呼兰教师的工资几乎都在千元以下,少的才六百元,这样的待遇还有什么先进可言。当领导的,不为教育加大投入,只是一个劲的吹政绩,这样的领导要你们有什么用。再说呼兰的教育投入,有的学校的校舍都要塌了,可是领导还出入酒店,上面的领导只是拉花架子,每年从来不给下面的学校拨钱,还说什么先进县。呼兰的教师比别的县的教师生活都难,他们想挣点钱都非常困难,因为上面的领导要政绩,不让教师干这,不让教师干那,可是他们却每天收受贿赂,想起来真是气得不行了,最后,跪着求一求上面的领导,尤其是省里和国家的领导不要再在上面掩耳盗铃了,下面都什么样了,你们下来查一查吧,所有的呼兰人民都给你们下跪 了。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