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影响经济?一吨道理敌不过三两现钱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编辑:常青 2017-10-13 10:57:19

  ??长达一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正在进行。期间一种怪论始终未散:环保督查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今日(10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环保部连续通报了一些地市的做法及相关调查数据。事实及数据显示,在环境压力的倒逼之下,一些地方企业成功转型,经济指标非但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反而呈上升趋势。

  数据和事实是比较有力的回应,却也属无奈之举。一定要将环保和经社发展置于对立框架之下,并要求从短期数据内拿证据,这本身就是对环保的“不公平”。小煤窑烧起来马上就能带动一个村的就业,十几个二硫化碳企业就能支撑住一个地级市的GDP,但形成环保导向型经济、真正展现出环保对经济发展的系统影响,既是大系统,也需长周期。德国、日本这样以环保型经济著称的国家,都是花了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时间进行转型,对中国而言,环境治理犹在半山、犹在险滩。

  拿环保影响经济发展说事,和前两年的“反腐影响经济发展”有相同的逻辑。这个逻辑通俗点说就是,既然喝着三聚氰胺牛奶也能过活,那就这么对付着好了,不要搞得连三聚氰胺都喝不上。“小利,大利之残也”,这个心态下,你有一吨道理,也敌不过人家三两现钱。

  说环保影响经济,似也内含着一种抱怨:环保治理如此严格,未能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复杂局面”。但说实话,恰恰因为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了先发国家几百年的路,社会问题和矛盾呈现“时空压缩”的特点,才需要在环保治理上有同节奏的密集之举,有非常之效。

  风劲弓鸣的环保治理,几乎是时势倒逼。一是环境恶化已经到了威胁国民生存的程度,并没有从长计议的时间余地;二是因为从社会发展时段上来看,困扰中国社会的第一位问题已经由过去的“吃上饭”变为了现在的“能呼吸”,良好生态已是最大的民生;三是因为在长期形成的治理格局和价值排序中,如果环保不被强力加持,而只是“重要方面”,那么几乎一定会在角力中成为输家,甚至被边缘化。生态治理的重压之下,“假停产”“数据造假”“自行减压六成”的闹剧还能层出不穷,足见这种博弈靠“平常心”是赢不了的。

  环保影响经济的观点,对应的是“吸毒气、喝毒水搞发展”的荒唐现实,透露的是一些利益相关群体想尽快止损的心态,与其说关乎新旧发展思路在舆论上的表达,还不如说是改革中利益博弈的呈现。未来长期的治理中,类似的观点还会以各种方式出现,反而更需要有稳定的环保治理思路和预期,更需要将环保效果作为评估地方发展质量的基本面。回看先发国家的经验可知,即便某一环境保护的政策可能会对企业的短期经营造成损失,但只要环保政策背后的制度体系是可预期的,是连贯和稳定的,那么,企业和社会就会做出理性的决策和选择。

  也唯此,才能趋向“经济要环保、环保要经济”的社会态势。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