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数学学习建议:养成“六步”学习习惯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 编辑:周晓宇 2017-09-13 10:02:32

内容提要:刚刚步入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你会发现与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科目增多,知识面拓宽。特别是数学,更是从具体发展到抽象。
  天津一中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 王宝娟

  天津北方网讯:刚刚步入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你会发现与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科目增多,知识面拓宽。特别是数学,更是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七年级数学对数的范围进行了扩充,不仅引入负数,而且还引入了字母,还有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这些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初中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会举一反三,老师讲一道类型题后学生独立完成各种变式题,因为科目增多了,学生不适应,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好初中数学绝不是简单地把定理、公式都记住,多做几道题就可以了。有的同学把书上的概念、性质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可就是不会用;有的同学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死记结论,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眼高手低,“想”和“说”都没问题,一到“写”和“算”,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有的同学懒得做题,觉得做题太辛苦,太枯燥,负担太重;也有的同学题做了不少,辅导书也看了不少,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的同学复习不得力,学一段丢一段。

  针对以上现象,我作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认为新七年级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适应、转变。贯穿于初中数学三年的学习,我始终着力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例如在解决与数轴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往往要画出数轴,因为数轴可以看作是几何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题;又例如|x|=1,则x=±1,这就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若|x-1|=1,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把x-1看作整体,这样就转化为前面一个问题了,即x-1=±1,再利用解方程去求x的值就比较简单了。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七年级的数学学习,特提出以下建议:

  ● 1.做好预习。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坚持预习,找到疑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 2.认真听课。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记住预习中的疑点了吗?更要听仔细),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听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听课堂小结。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记,当然是指课堂笔记,不是记得多就是有效的,影响了听课可就不如不记。记什么,什么时候记,需要每位同学不断去适应,去摸索。记方法,记技巧,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记住课后一定要整理笔记,再自行消化理解。

  ● 3.认真解题。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自己的笔记本,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这一点很重要。

  ● 4.及时纠错。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改正,分析错题的原因。审题出问题了吗?概念模糊了吗?时间紧没来得及?不会做吗?切记不要动不动就以粗心放过自己(形成习惯可就麻烦了)。如果思路正确而计算出错,及时订正,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概念模糊和审题出错都说明学习容易出现似懂非懂却还不自知的状态,这可是学习数学的大忌,要坚决克服。至于不会做,必须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 5.学会总结。数学是一环扣一环,这意思是说知识间是紧密相关的,阶段性总结,不仅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学习的目的性、必要性、知识性做到了然于心,融会贯通,解题时就能做到入手快,方法直接简单,即使平时课堂上没练到的题型,也能得心应手,举一反三。

  ● 6.学会管理。管理好自己的笔记本、作业本、纠错本,还有做过的所有练习卷和测试卷,这些是大考复习时最有用的资料。

  以上六步法是非常有效的,一定要坚持,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