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七中学“潜能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新报刘德胜 编辑:周晓宇 2017-03-29 09:32:25

内容提要:为什么有的高中学生高分低能,升入大学后没了后劲?招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如何在保证学业标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成长

  天津北方网讯:为什么有的高中学生高分低能,升入大学后没了后劲?招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如何在保证学业标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面对种种社会期待,天津七中交出了满意答案——近些年,天津第七中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基于卓越文化的发展潜能教育”不仅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也给学生和老师们带来了切实的改变。

  瞄准潜能指标 培养方案+创新社团发展模式

  入学之初,天津七中的高一学子们,都会收到一份“惊喜大礼包”:由学校牵手专业机构出具的一份“潜能教育个性化档案”,档案中囊括了包括心理、情绪、学习、兴趣爱好等多个维度的建议,对学校和家庭为学生们进行人生规划提供了数据保障。

  反映个性化的潜能数据如何保证落实到位?学校制订并实施了“4321”培养方案,并建成了五个潜能开发中心。教务处主任李奇悦告诉记者,“4”是指具有特色优势的人文、科技、艺术、体育4个领域,为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更广泛、更专业、更高层次、更具吸引力的专业学习空间;“3”是指为每一个学生制订三年为周期的培养方案,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创新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培养,实行一年普及、两年提高、三年拔尖的培养模式;“2”是指为学生选聘导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1”是指“生化探究实验室”“信息物理探究实验室”“文史哲拓展探究室”都与一所高校或科研单位的重点实验室建立联系,构建与高校对接联合培养机制,促使学生尽早接触科技前沿知识,为今后的高校学习打好基础。而五个潜能开发中心都有若干研究室,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科学研究潜能开发中心、音乐语言潜能开发中心、美术空间潜能开发中心、信息潜能开发中心、身体运动潜能开发中心。这五大中心基本涵盖了高中八大领域的学科体系。为此,学校加强学生社团和研究室建设,以教师优势学科群为核心,建设学生数学研究室、物化生研究室、文史哲研究室和合唱、舞蹈、棋类、辩论社、摄影、绘画、书法、剧社等共21个社团研究室,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平台。几年前,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定位,学校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扩大时事政治研究社团、辩论社、剧社等规模,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教学副校长于曦说,这一新型的社团发展模式体现了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元选择的机会,增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保障潜能展现 课堂教学与师资打造密不可分

  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天津第七中学在课堂教学方面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比如学校构建的促进潜能发展的“131”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招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有效尝试——第一个“1”是指课程开始时要明确预设的学习目标,最后一个“1”是指课程结束时要反馈目标达成情况,“3”是指中间三个教学环节,静悟、精讲、互动。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不仅符合高效教学的基本要素,也在课堂教学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如逻辑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讲表达能力等,最终实现了在目标明确、基础知识堂堂清、课堂高效率、课后低负担的基础上,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要发展学生潜能,同样离不开教师们的引导。记者发现,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发展。不仅采用多种形式让在校教师进修学习,成立专门的教师发展研究室,还实时实行双导师制。与大学联合,与社区联合,与社会上其他单位联合,开发教师资源。

  天津七中校长王保庆表示,教育就是要发现、激发、发展学生的潜能。学校潜能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具备无限的发展潜能,为成为卓越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报记者刘德胜 北方网编辑周晓宇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