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办学应向前眺望30年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周晓宇 2016-08-25 09:19:02

内容提要:“果汁储存了一周,还原性糖剧烈增高,你们计划怎么改进?”前不久,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信息化生命科学实验室里,指导教师杨远媛正在跟“纯天然果汁保鲜”课题组的学生开碰头会

  纳米与化学可视化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杜春燕(左二)在给“科技创新班”纳米课题组同学介绍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功能。

  云凯杰摄

  “果汁储存了一周,还原性糖剧烈增高,你们计划怎么改进?”前不久,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信息化生命科学实验室里,指导教师杨远媛正在跟“纯天然果汁保鲜”课题组的学生开碰头会。

  记者环顾四周,先进的设备、精密的仪器,跟大学实验室并无二致。而在三十五中,风洞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这样与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合作建设的高端探究实验室,就有9个之多。

  “拔尖创新人才怎么培养?到大学就太晚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指出,“办学应该向前眺望30年,30年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

  “私人订制”,助力创新人才成长

  一提起无人机,三十五中高一(8)班范宇煊的眼睛就发亮,“现在的无人机应用在城市里,比较难适应错综复杂的楼宇环境。我就想,能不能研究出一种在狭小地方起落的无人机。”就在不久前,这个16岁的男孩通过答辩,光荣入选“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一直萦绕在朱建民脑海中。“现在,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味围绕高考‘画圆’的倾向,把人的成长窄化到了片面追逐分数之中,把学校的发展局限在了大学预科教育之列,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当然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朱建民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后是人才转型,人才转型要靠教育转型,而教育转型要落脚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上。”朱建民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三十五中确定了“跳出教育看教育”的发展之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了教育制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创新。

  “过去,1.0版本的学校,只提供升学渠道;2.0版本的教育,是给学生提供选择;3.0版本的教育,一定要实现学生的‘私人订制’。”朱建民说。

  唤醒热情,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我是幸运的,在高中这个大多数同龄人只以高考为目标而奋斗的时段,我圆了自己的科学梦。”三十五中毕业生刘梦遥告诉记者,自己高中3年间,曾在昆明动物博物馆学习蝴蝶标本制作,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实验室见识超导体……2014年,刘梦遥捧回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杯”。

  “唤醒孩子对科学的热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孙淑萍介绍,三十五中与中科院17个科研院所以及北航合作,自2010年起,每年招收两个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把基础教育和科技教育整合在一起。

  每个经过层层选拔进入科技班的孩子,都能享有学校和中科院联手定制的特色课程:在基础课程单元,学校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让孩子们与各领域、各学科的科学家“面对面”;在实践活动单元,孩子们走进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前往云南、长白山、中科院各野外实践基地等科学考察;在课题研究单元,学生在中科院导师和学校博士老师的“双导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

  “在学校的9个高端科学探究实验室,都配备有博士教师担任首席研究员,与相关专家研发配套课程,科技班学生每周至少4节课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杜春燕介绍,目前,五届科技班同学已经完成了100多项课题探究,形成论文百余篇。

  承担责任,有志者事竟成

  “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为什么能飞吗?”讲台上,三十五中的老师提出问题;讲台下,坐着来自北京大兴、东城、密云等各区县的学生。原来,这是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课堂。

  “目前,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中,三十五中作为资源单位开放了10个课程。”孙淑萍介绍,三十五中的课程“人气爆棚”,仅一个学期,就授课3572人次,“我们学校的优质资源不只是面向三十五中的学生,而是希望服务北京所有区县有需要的学生们。”

  向社会敞开怀抱,勇于承担责任,是三十五中建校之初就秉持的信念。93年前,三十五中的前身志成中学成立,李大钊等建校董事们就提出“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的办学宗旨。“93年过去了,我们作为后人,仍然秉承这个办学宗旨。”朱建民表示,作为示范高中,输出课程和资源是应该承担的责任。据介绍,下一步,三十五中要将九大实验室的153个实验项目制作成线上课程,向全社会开放。与此同时,还将通过冬令营、夏令营的方式,面向全国有志向和潜能的学生开放优质资源。

  通过学部制、走班制、学分制、学长制、导师制的“五制”设计,三十五中在教育改革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更是实现了三种创新:科学家走进课堂、融入课程,是一种制度创新;基础教育课程与科技教育课程实现融合,是一种课程创新;科学家授课带来“化学反应”,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鲁迅曾说,在未有天才之前,须有培养天才的土壤。三十五中就是要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做天才成长的土壤,让学生自主、个性地发展。”朱建民说。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