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
A.一元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2、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万事皆备于我 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D物是感觉的复合
3、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
A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D事物是否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地质学和胚胎学 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C机械力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认识的本质是( )
A能动反映 B自由选择 C科学评价 D主观创造
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7、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 )
A.认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B.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9、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 )
A社会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道德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经济关系
1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人们需要的不断增长 B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D社会矛盾运动
11、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 )
A辩证唯物史观 B唯物辩证法 C辩证否定观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矛盾是指( )
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B.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C.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D.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13、毛主席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着作是( )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 《论持久战》 D 《新民主主义论》
14、毛主席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 六届七中全会 D党的七大
15、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
A 武装斗争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16、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7、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依靠苏联的援助
18、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9、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0、毛主席思想的精髓是(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
2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
A发展道路问题 B根本任务问题 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题
22、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3、“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 )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根据地建设 D政权建设
2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爱国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民主主义
25、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想当力量的红军存在 B共产党的领导
C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国民革命的影响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27、社会主义改革其性质是( )
A 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改革 B原有体制的修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
2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 )
A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D时代主题的转移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2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30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 )
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31、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 )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D巩固执政地位
32、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34、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3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 C政治协商 D依法治国
36、( )南部的伊卡省15日18时42分发生里氏7.5级强烈地震,造成510人死亡、1610人受伤。
A 智利 B秘鲁 C巴西 D古巴
37、韩国人质危机僵持6周后,终于出现转机,8月29日,阿富汗( )武装组织分散三批释放了12名人质,30号人质问题最终解决。
A车臣 B东突 C塔利班 D黑河
38、国家主席胡锦涛14号乘机离开北京赴( )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这个国家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七次会议。
A 哈萨克斯坦 B俄罗斯 C吉尔吉斯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3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9日说,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 )%
A 11.5 B 10.5 C 12.5 D 11
40、台北地方法院14日对前台北市长马英九( )案作出一审判决,马英九被判无罪。
A特别费 B贪污罪 C渎职罪 D玩忽职守罪
二、辨析题(每题10分,2小题,共20分)
1、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2、经济基础即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3小题,共30分)
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2、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四、论述题(1小题,共20分)
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