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全国教育
关键词:
 

孔子招生规模三千?揭秘中国大学生求职史

http://www.enorth.com.cn  2007-11-15 15:33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与重视教育密不可分。培养大学生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大抵从西周就开始了。但这大学生培养出来,总得有个干的,这饭碗怎么找呢?笔者遍览典籍,什么《中国高等教育史》、《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总算是鼓捣出了一个中国大学生的求职史。

  【西周】

  这西周的大学,称“辟雍”,就是现在北京国子监里那座大房子的名字。辟雍由西周的中央政府管理,又称“官学”,相当于公立大学。学校的学生都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管理国家的政治、军事精英。显赫的出身,明确的目标,使得他们根本就不用考虑学校毕业之后做什么,国家统一给分配了,而且一分配直接就是高级干部。

  代表人物:姬诵(周成王)

  去向:周中央政府,旋任周国国家领导人

  【春秋战国】

  在这个诸强杀伐的年代,中央政府形同虚设,公立大学也随之灰飞烟灭了。与此同时,各路私学却是方兴未艾,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民间专业培训班相继开张,平民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其中,孔先生开办的私立曲阜大学堂,招生规模达三千多人,学术新秀七十有二,实力最为雄厚。

  然而,那时候就业压力着实比较大,私学又不管分配,所以他们大都一毕业就失业,不得不周游列国,投奔诸侯,成为“食客”,久而久之,这食客也成了一种混饭的职业。当然,也有自谋出路混的好的,像孔先生的得意门生子贡,不但是鲁、卫两国的高级干部,还自主创业,富得流油。

  代表人物:端木赐(子贡)

  去向:鲁国国务院总理(鲁国相)兼知名民营企业家

  【秦】

  秦始皇是个人物,灭六国,大一统千古留名,但对于秦代的大学生来说,却不啻为一次灾难,他们还没毕业,就被统统刨坑埋了。

  代表人物:儒生460名

  去向:咸阳郊外某大坑

  【汉】

  虽说秦始皇那时候埋了学生,烧了教材,然“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大秦不但没有“三世乃至万世而为君”,反被高祖刘邦绝了后。

  这不读书的老刘创立的大汉,反倒是颇为重视教育,及至汉武帝之时,公羊学专家董仲舒博士力倡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创立了太学。从此汉代的大学教育有了巨大发展,到东汉末年,太学中在读学生已经有3万多人。

  太学生毕业时要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即可毕业并授予官职,相当于参加公务员考试。不过,也有一些才华平庸的倒霉学生,一直考到六十几岁还没有及格,仍然待在学校里当学生,不过他们都由国家供养,衣食无忧,还可以带家眷一同来住,纵然是挂一辈子的科也不用发愁啊。

  代表人物:班固

  去向:大汉国家档案局局长(兰台令史)

  【魏晋南北朝】

  这又是一个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年代。正规的大学教育也随之凋敝,倒是冒出来不少民间科学家。文化人大都是高干子弟,不务正业,都跑竹林里去大谈玄学,有了名气的七个学术明星便叫作“竹林七贤”,一时引领了社会风潮。

  代表人物:嵇康

  去向:无业

  【唐】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的年代,发达的政治经济也带来了高质量的大学教育。那时候,大唐教育部——国子监直属的高校就有六所,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前三所相当于本科,学生大都为官宦子弟;后三所则为专科,主要为官府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一般人也可以读。

  此外,还有隶属其他各部委的学校若干,如直属门下省的弘文馆、直属祠部的崇玄学、直属太医署的医学等等。

  然而,那时的学校,除了专科之外,都以培养当官的为目的,而唐代要当官又以科举为唯一路径,所以广大毕业生还得参加这个始创于隋代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上大学相当于上了个考试加强班。白居易、王维等人都是这么当上了国家干部。

  而这一选拔官员的办法,一直持续到了清末,历代(除了元代)大学本科毕业生无不如此,一考便考了1300年。

  代表人物:王维

  去向:大唐国务院副总理(尚书右丞)兼自由撰稿人

  【宋】

  宋代大学大抵依袭唐制,毕业生找工作唯科举一途。专科方面又新加入了武学和画学,相当于军校和美术学院,军校毕业生一律定向分配基层部队。

  代表人物:张择端

  去向:大宋中央美术学院(国子监画学)留校任教

  【元】

  元朝的统治者最初不重视知识分子,有“九儒十丐”之说,大学毕业生一下子变成了“臭老九”。后来中央开始重视教育,但是隶属中央的大学也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之分,广大汉族学生一下子成了“中央民族大学”的毕业生。

  虽说元代大学毕业生包分配,但在当时民族不平等的政策下,汉族学生分配的还是要比蒙古族学生差不少,同等情况下,蒙古族学生是六品,汉族学生就只有从七品了。

  代表人物:不忽木(回族)

  去向:元帝国监察部副部长(御史中丞)

  【明】

  明代在专科教育方面又有了新举措,创立外国语大学——四夷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当时国家缺少外语人才,所以毕业生根本不用发愁找工作,很多人都成了郑和的翻译,随同他代表大明出访国外。

  此外,中央还设立了阴阳学,相当于天文学校,专门培养天文、气象、编印历书的人才,这样的毕业生同样是好女不愁嫁。

  代表人物:海瑞

  去向:大明帝国监察部部长助理(右佥都御史)

  【清】

  清代的大部分时间,大学教育与明代大体无异,但外国语大学又新设了俄语专业,天朝外交需要嘛。

  而等到洋人打进来之后,中国大学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以京师同文馆为代表的语言学堂开始,到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技术学堂,再到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这一类官办学堂,为中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喝洋墨水的人才,而他们也全部由政府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不愁就业。而与此同时,官派的留学教育也开始了,这些人,更是天之骄子,大都奋战在大清国的洋务战线上,詹天佑、唐绍仪等人均是如此。

  到了戊戌变法之时,京师大学堂成立,这里毕业的学生都给进士出身,也算是中国特色了。

  代表人物:

  前期:范进

  去向:大清国广东省政府公务员

  后期:邓世昌

  去向:大清国北洋舰队

  【民国】

  辛亥年革了皇帝老儿的命,大学摇身一变成了现代大学,这时候的大学生,虽没了贵族背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前途。那时候三千人里才有一个大学生,都抢着要呢!抗战之前,像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政府有规定,起薪得80块大洋,少了不行!要知道,当时一个黄包车夫一个月挣两三块大洋,就够养活全家了。

  不过,时事动荡,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饱经磨难,大学生亦是如此,接连不断的战争,也断送了他们的职业前程。

  从西周一直说到民国,在绝大多数时候,大学生似乎都是稀缺的资源,都是不愁前途的香饽饽,甚至在十几年前,找工作对大学生都不是问题,反正国家给分配,去哪做什么由不得我,索性也就不想了。

  而到了如今,是因为扩招也好、因为经济发展也好,毕业分配制度早已不再,我们自己掌握了自己的未来,而未来是什么样的,同样靠我们自己,加油吧!

稿源:发展论坛 编辑:赵晶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