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全国教育 正文
关键词:
 

时评:自考生考公务员为何要遭遇学历门槛

http://www.enorth.com.cn  2007-11-08 15:46
 

9月20日司法会计两大考试撞上 防空警报试鸣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牵动毕业生神经的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正在进行中。尽管在报名条件中,对学历的要求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可是仍有很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因为“学历不符合要求”,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报考过公务员的人都知道,除了应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招收公务员的单位还有附加的学历条件。比如具体的专业、毕业的省份、学位的等级,等等。

  可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招收单位还有一些“潜在”的标准。比如,非名校、非名专业、非名师、非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不予考虑。比如,对于研究生以上学历者,要考察“祖宗三代”,第一学历非名牌高校者,不予考虑。对于那些“自学考试”、“电大”、“函授”等“杂牌军”,不予考虑。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希望招到最优秀的毕业生,本无可厚非。可是,这种以学历、学位为选人用人标准的做法,是否科学?从整个社会来看,这种对学历、学位的盲目崇拜,用学历、学位人为设置的就业门槛,是否有失公平、公正?

  有的用人单位简单地认为,名牌高校、名牌专业、名牌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能力强。这样的判断有一定道理。可是,也不能就此得出非名牌高校毕业生就素质低、能力差的结论。况且,没有经过考试、没有经过考核,凭什么认为非名牌高校毕业生一定比名牌高校毕业生差?

  机会均等、机会公平,这是一个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表征。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国家机关在招收公务员时,人为地设置种种高学历门槛,不但不能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而且会加剧“社会的裂痕”。因为,有很多人没有上正规的大学,不是因为他自己不优秀、不上进、不勤奋,而是我们的社会并没有给他们创造均等的条件和机会。

  近日,人民网收到一个自考女生的来信,讲述了她求学、求职的遭遇。因为家里穷,生于农村的她不得不报考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都招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就选择了既省钱,又可以继续深造的自学考试,拿到了心仪以久的本科毕业证。可是,在求职时,仍被无情地拒之门外,理由是:“我们不招自考毕业生。”

  对于那些生于僻壤却怀有梦想的少年来说,他们从小就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像这个自考女生一样,并没有因为贫穷、因为起点低而放弃,而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如果我们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为己任的国家机关,连最基本的考试机会都不给他们,于理何公,于心何忍?

  “我只要给我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难道这个愿望很过分吗?”这是屡屡受挫的自考女生的追问。其实,这样追问的,不仅仅是自考生,还有那些不断碰壁的非名牌高校毕业生。

  越来越高的学历门槛警示我们,促进社会公平,促进机会均等,政府还需加把力。(作者:唐宋)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赵晶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