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全国教育 正文
关键词:
 

教育惩戒还应理性面对

http://www.enorth.com.cn  2006-11-27 16:09
 

9月20日司法会计两大考试撞上 防空警报试鸣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近日读到10月30日中国教育报抛出的教育惩戒话题,引发了心中万千感慨。因为这个话题是我在过去一年担任学生科副科长的经历中,最经常遭遇并时时思考的问题。在学生科工作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我亲身经历的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惩戒事件不下60起,其中有近40起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而约20起则遭遇了家长的问责、发难、辱骂、威胁等。面对教育惩戒,家长比孩子更沉不住气,往往动辄到学校兴师问罪,加之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令教师们身心俱疲、心灰意冷。我深感对广大的一线教师而言,教育惩戒这个话题太沉重,它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对此我有几点看法,与各位同行切磋。

  首先,惩戒教育是必要手段。教育是让人成为一个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及规范的人,一个能承担自己成长任务与责任的人。无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教育学角度来看,没有惩罚的教育都是不可思议、残缺不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要建立某种良好的行为,消除不良的行为,是需要相应的强化的。前者需要正强化,即肯定、表扬、奖励等;后者需要负强化,即否定、批评、惩罚等。从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来看,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人的是非善恶观念是在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其行为的后果得到道义的支持,就得到了正强化。这是团体压力迫使其中的成员向善的过程,也是个人品德成长及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惩罚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学校是有规范的地方,如果只需要表扬与奖励,所有的校规校纪都应该删除。正如表扬与奖励是教育的一部分,批评与惩罚也是成长中必要的内容。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甜蜜的糖水,他就永远不会知道生活中还有黄连的苦,他就无法想象真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稍不如意就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了。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也许是因为对他们保护太多,轻易不让他们受挫折。我同意这种说法。我相信,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壮骨剂,没有惩罚的教育让孩子远离了挫折,远离了委屈,这样的孩子是经不得丝毫的风吹雨打的“软骨病患者”。

  其次,惩戒教育要把握好度。适度的惩戒可以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让被惩戒者知晓自己行为的后果,学会承担责任。而过度的惩戒则会在心理上抵消了当事人的内疚感,让当事人更加心安理得地继续错误的行为。另外,过度惩戒还会激起当事人的逆反心理和破罐破摔的心态,使错误与恶行愈演愈烈,结果事与愿违。笔者以为,这个度主要体现在“三不”,即不泛化、不夸大、不恶化。不泛化是指惩戒要就事论事,不算旧账记利息;不夸大是指惩戒要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恶化是指不要恶语侮辱、更不能拳脚相对。当然最好是有相关法律来界定这个度,明确告诉学校和教师,在什么情况下及什么范围内可以使用教育惩戒,哪些教育惩戒手段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施教权。

  再次,惩戒教育需要法律保障。惩戒教育的合法化才能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性。唯其如此,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实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似乎在这方面考虑不够完善。我在跟一些教师朋友交流时,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这两部大法本意是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无悲哀地发现,这两部法律更多地庇护了那些大胆妄为、视法律规范为草芥的孩子。他们扬言学校规范奈何不了他们,因为他们是受两部法律保护的。因此,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其他守纪安分的孩子,毁坏学校公物,扰乱课堂秩序,而教师则成了最无奈的弱势群体。坐视不理吧,有违职业良心,更有失职之嫌,可一出口教训便可能遭致家长和媒体的攻击,出手管教更是捅了马蜂窝。当神圣的讲台被轻慢、被侮辱时,真正被损害的是那些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们!

  笔者以为,真正爱孩子、保护孩子,应该是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成长、自己作主、自我负责,独立面对各种挫折与惩罚,应该让他们学会面对常态的生活,而不是粉饰出来的太平与安全,不是保温瓶似的生活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虚假的可以为所欲为的环境是对他们的戕害。

稿源 中国教育报 编辑 宋丽华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