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全国教育
关键词:
 

国学穿上“博客”时装 是繁荣还是网络炒作?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8-07 08:16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阅读提示

  近日,由近百位学者组成的“国学博客圈”在网上开通(上图为“国学博客圈”截图),引来众多网民的关注。在短短10天里,“国学博客圈”点击量达数十万人次。人们在谈论这一现象的同时也有不少疑惑:这究竟是国学的繁荣景象,还是网络的炒作行为?

  近百位学者集体“开博”

  究竟是国学热,还是博客热

  这段时间,“国学”一词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相关活动接踵而至。有所谓“十位国学大师”的评选,有40多位企业老板参加的“国学班”开班,还有文白对照的“国学手机短信”开通。

  但是,与上述活动相比,一家网站日前开通的“国学博客圈”引起的反响似乎更大。在网民们看来,这次的“国学博客圈”之所以引人注目,首先因为“人多势众”,近百位学者参与,其中包括汤一介、李学勤、庞朴、楼宇烈等知名学者。

  国学真的很热吗?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一些学者认为,与其说是国学热,还不如说是博客热呢。自从名人办博客以来,一些网站人气飙升,“博客圈”也火了起来,高考前的一个“高三家长博客圈”,就出现了惊人的浏览量。“国学博客圈”可以说是博客的兴旺,谈不上国学的繁荣。

  有学者认为,“国学博客圈”虽然邀请了众多学者参与,但如果没有“圈友”之间创造性的互动,缺少与留言网友之间的意见交流,国学圈的效果会怎样呢?其价值究竟在哪里呢?如果没有学术争鸣,没有学术交锋,仅仅是学者发表各自观点的论坛,或是学者的网上“文集”、“文库”,那么何如去看学术著作呢?

  国学不是“超女”

  炒得太热会带来负面影响

  许多学者有这样的共识:国学是学问,不是“超女”,要靠有志于斯的人坐冷板凳,潜心研究。国学被炒得太热,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北京大学教授、《儒藏》总编纂汤一介指出,博客作为一种特定的传播方式,对于普及学术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能夸大。一种学问被炒得过热,很容易浮躁。学术需要坐“冷板凳”,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潜心研究。如果靠炒作,学术文化很难成为一种划时代的精神资源。汤一介教授特意提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儒藏》编纂工作。他说,对于传统儒学典籍的系统收集、整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耗时耗力,必须有一批学者潜下心来,悉心整理,细心校注,只有扎扎实实地推进研究,国学才有繁荣的可能。

  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是很不够的,存在着许多曲解和误解,面对外来文化也缺乏分辨的能力。让民众全面、正确地了解我们的文化,是目前学术界应该做的事情。要普及国学,不能忽略网络这片领域。从“国学博客圈”的开通来看,民众热情很高,但对其中商业炒作的成分,一部分人想凑热闹、赶时髦的心理,要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不可盲目乐观。

  北京大学教授费振刚认为,学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其发展与繁荣有着特定的规律,外界反映如何,不会太多地影响到学术本身的发展。同时,他不无忧虑地指出,网络语言的泛滥对于汉语的破坏不容忽视,网络本身的庞杂性也会影响到学术本身的纯洁性。

  参与“国学博客圈”的不少学者表示,由于精力有限,不可能在博客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博客对于国学研究和普及的影响不能夸大。

  网络传播有局限

  国学教育不能忽略主渠道

  与前些年相比,对于国学研究和普及的意义,人们的认识似乎更深刻了。国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国学教育在部分大学里有明显推进,有的大学成立了国学院。但学者们指出,目前国学教育的范围还太窄,人们对国学的理解还只局限于学术和专业的范畴,还没有把国学精髓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让更多的青少年理解和接受。

  对此,汤一介教授指出,国学教育应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专业教育,一是通识教育。在大学里开设国学专业、国学系甚至国学院,是为了培养国学方面的专家;但专业教育不能代替通识教育,对于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而言,有必要吸收国学的精髓,选读一些经典,学习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于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也指出:不可否认,网络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工具,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国学借助于网络,有利于增进交流,扩大影响,更好地参与人们的精神建构,对于保存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意义。但是,网络的局限性也很大,就国学的传播来说,其功能和作用是很有限的。

  楼宇烈教授则表示,目前,我们对国学的重视还很不够,国学远远没有真正走入课堂,国学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上个世纪,我们的文化建构存在着两个偏差,一是重视自然科学,相对忽略人文科学;一是重视西方文化,相对忽略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必须纠正这种偏颇。让网络传播国学固然可做,但国学教育不能忽略主渠道。

稿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宋丽华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