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老版 正文
关键词:
 

高考的“百病之源”

http://www.enorth.com.cn  2002-08-01 15:38
 

9月20日司法会计两大考试撞上 防空警报试鸣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全国共有527万考生参加考试,如果再加上他们的亲人、老师、朋友、考试的组织者、宣传者,全国一共有多少人参与高考、关注高考,这个数字恐怕很难统计,说“全民高考”有些夸张,但高考确实成为了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件大事。毕竟高考关系到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他们后大半辈子的苦与乐、酸与甜。

  然而我国的高考制度,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是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那么当我国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原有的高考体制就明显地滞后于改革开放的进程。

  现行高考制度的最大弊端,在于“一考定终身”。综观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一年至少可以考两次,一次考试的成绩至少在两年内有效。比如美国的“高考”被称做“学术能力测试”,以测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这种考试每年举行7次之多,考生参加的次数不限且以成绩最高的一次为准;再如以色列规定考生的一次考试成绩在五年内都有效。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是由各省(州、市、区等)分别自主考试,或者由各大学自主考试,且相互错开考试时间。如此一来,只要一名考生愿意参加考试并且交纳考试费用,他便会有很多次的考试机会,一个学生只要学得好,他就一定有机会考得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院校,各有“校情”,各具特色,选择录取学生自然有不同的标准;现代社会条件下的高中毕业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目前的全国高考却是用统一的试题去衡量各不相同的学生,用全国统一的标准代替各个高校的不同标准,这不仅无法照顾和满足各个高校对生源的特别要求,也无法考察和发现不同考生的真实才能和发展潜质。在这种统一考试模式的引导之下,我们的中小学校失去了特色,我们的中小学生失去了个性,继而使得我们的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中规中矩”的人才,而很难具有创造天赋。

  可以说,高考的“百病之源”在于它的全国统考模式。因此笔者认为,高考改革的大方向,应该是由统考模式逐步过渡为分散考试模式,即先由各个省市区分别组织考试,再逐渐转变为少数名牌大学自主考试,最后完全由各个高校自主考试,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实行角色转换,由高考的组织者逐步转变为高考的监督者、裁判员。

  实际上,早在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就是各省自行命题的。事实证明,分散化考试并没有降低录取标准,77级毕业生的水平被公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近年来高考“北京卷”、“上海卷”和“广东卷”的试验成功,又再次表明高考分散化是切实可行的,它并不会导致混乱,只会是利大于弊。

  高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事关教育发展的大局,事关千万个家庭和亿万个考生的切身利益。让高考制度更加公平、合理、高效,是人们的共同呼声,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高考统考模式可以而且应该寿终正寝了。

稿源 生活时报 编辑 刘翊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