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老版 正文
关键词:
 

1977级大学毕业生眼中的高考

http://www.enorth.com.cn  2002-04-30 10:49
 

9月20日司法会计两大考试撞上 防空警报试鸣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岁月的流转像一个奇妙的蒙太奇镜头,日前,在清华大学1977级毕业生二十年同学聚会上,300多位1977级的大学生们蓦然发现,他们的儿女已经开始面临自己当年的人生转折点--高考。

  或许没有任何人像他们一样,对高考制度怀有如此复杂难言的情绪。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是这个制度最大的受益者;而作为正帮助孩子敲开高校之门的父母,他们又是高考种种弊端的直接感受者。感激、支持与烦恼、批评几乎同样深切。

  高考对当年的父母意味着什么“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这是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现为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计算机所高级工程师的刘联联,上中学时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1966年中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她满怀希望憧憬着未来浪漫的大学生生活。但是,在就要高考的前夕,她接到通知,从该年起大学将不再通过考试进行录取。“我是眼睁睁看着大学梦从身边滑过的。”

  刘联联在乡下插队了近十年,在接到1977年可以参加高考的通知前没再读过什么书。“我以为我今生都不会上大学了。”时代的伤害直到今天都带着鲜明的印记,她不太爱笑,和那些应届的学生相比苍老很多。

  刘联联是1977年大学生中最普通的一员,很多人都有与她相似的经历。

  “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我以为这一辈子就在工厂里了。本来上学根本没我的份。”原为自动化系的徐烽,目前在先锋凯利公司任职,“是高考给了我们一个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我们由衷感谢邓小平同志。”

  在1977级的学生中,大多数人在上大学之前都在工厂和农村,出身和地位使他们绝大多数无法取得推荐上大学的资格。但是,公开考试、统一录取的高考改变了这一切,他们如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其中很多人成为科研机构的骨干、企业老板,还有一部分在海外深造。

  高考对他们来说是新生活的起点。当年自动化系的王少华说,我们的学习热情只有用“如饥似渴”可以形容,我们太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了,我们恨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

  很多人非常怀念地谈到那些美好的时光。在那个同学年龄从16岁到接近40岁参差不齐的群体中,充满一种执著认真的求学氛围。当时流行在大学生中的一个顺口溜叫做“金77,银78。”

  而也正是这些大学生,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及“振兴中华”的口号。很多人眼中闪烁着泪光,“那真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年代。”

  高考对今天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几十年过去,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年受到高度赞美的高考制度,却成为很多人诟病的对象。除去考试过程中的作弊黑幕、录取中的种种不公,最遭受严重批评的,是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剧烈竞争给孩子身心带来巨大压力。

  “我觉得他们太累了,挺可怜的。”王少华的女儿今年上高二,已经在日以继夜地准备高考。

  事实上,恢复高考第一年的入学竞争是相当激烈的。11年的高中毕业生一起参加考试,录取比例高达100:1。即便如此,这些当年的考生仍对今天儿女们的沉重负担表示感慨。

  “我记得我当年是上午骑车去考一门,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去,没人陪着。现在可好,全家总动员。”最让王少华心疼的是,女儿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大部分时间都是早晨6点钟起床,12点左右睡觉。

  高考造成了很多学生的厌学情绪。徐烽说,包括很多清华的学生上了大学就不再用功了,因为他们在中学学得太狠了。

  目前在美国一家研究机构供职的陈平,对国内的高考制度很不以为然。她说,在美国的儿子上初中时回到国内,发现他的同龄人完全没有个人的爱好和时间,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几年后的高考中。“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很失败。”

  但是,也有人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认同高考需要面临的严酷竞争。“任何人都要在人生中经受磨难和考验,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刘联联认为,对于高考制度的批评多是苛责,属于胆怯和逃避的借口。她感到现在的孩子过于缺乏吃苦精神,而一个优秀的人必须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能力。

  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事件使很多校友痛心,他们认为单一的应试教育是造成很多孩子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很多人都是参加工作好几年才考入大学的,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在经受各种压力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徐烽说,“那些艰苦的经历使我终生受益。”

  明天的高考应该是什么样虽然很多人对高考的弊病表示非常不满,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目前现实的社会环境下,高考是相对来说缺陷最少的选拔人才的公平制度。徐烽说,我们都经历过推荐制度,由于不公开和标准的不确定性,剥夺了很多人的求学机会。让少数人掌握选拔权,很有可能孳生大量的腐败现象。

  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认为,高考制度要改革,重要的是在内容上下功夫,不要把学生都引导到对课本知识的背诵和熟练操作上来。要使学生在中学真正学到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东西。

  曾经在工厂当了8年工人的龚克,非常神往地忆及当年的学习生活,“我们非常想了解那些机器的运转原理。学习是发自内心的兴趣。”但是,龚克遗憾地发现,现在学生的学习目大多来自外部动力:家庭或者找工作。他毫不留情地说,“一些中学已经蜕变成高考考前复习班,很早就开始考试准备,这使中学教育失去应有的意义。”

  龚克认为,为解决一锤定音的弊病,高考可以多次进行。虽然有人认为往届学生可能对应届生造成冲击,但是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龚克还提倡应该“淡化名校意识”,他说,有些学生没有考上清华或者北大,不服从第二志愿,而选择来年再考,这是没有必要的,从人生的时间是上很浪费的。

  高考对中学教育的导向性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顾海兵教授曾对媒体表示,高考最大的弊病是否定了人的多样性发展的潜能。

  顾海兵的观点更容易与有海外背景的人士契合。现在美国AbottLborafories工作的叶玲说,“当年很多同学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独立能力是他们后来成功的最大优势,目前国内教育恰恰缺乏这点。”她观察到,很多美国孩子在中学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注重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当学生申请一个著名高校时,他必须写几页简短的介绍,将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进行展示。而学校在录取时也非常看重这个自我介绍,这要比分数重要很多。

  陈平说,我的儿子在国内恐怕上不了大学,可是我觉得他现在很好,他发展自己的兴趣,进行有意义的研究,我觉得他成为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高考,这个让人爱怨交加的制度,多年前它曾在无数人心中掀起巨大波澜,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它将仍然是牵动千家万户的长久话题。(记者刘江)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刘翊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