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老版 正文
关键词:
 

贫困地区: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乡村教师:其实我不想走

http://www.enorth.com.cn  2001-10-22 15:26
 

9月20日司法会计两大考试撞上 防空警报试鸣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记者调查:青川留不住 毕竟南飞去

  2001年8月10日上午,四川省青川县竹园坝火车站。一位女士正在等待开往成都的火车。突然,从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上跳下两人,跑到女士跟前,一番谈话后,女士不情愿地拎起包就往回走。

  车上下来的两人,是青川县教委副主任刘成林和青川中学校长杨文富。要走的女士,是青川县最高学府——青川中学的一名英语骨干教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打算与丈夫一起到成都发展。

  那天上午,当正在开会的青川县教委主任向明月得知她要走的消息后,立刻授命刘成林、杨文富驱车追赶,一句话:千方百计先把人留下,其他事回来再说。

  8月10日的这一事件,只是青川县近年来教师频繁外流现象的一个缩影。最近,本报记者专程赶赴青川,对该县骨干教师外流情况进行了调查。

  要走的老师说:“谁想背井离乡呀,可为了孩子,我怎么也得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

  记者到达青川后,与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老师进行了交谈。她在谈话中很坦诚,惟一的要求是希望不要透露她的姓名。

  “我1988年参加工作,1989年开始到青川中学任教。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川人,青川中学是我的母校。说实话,我真喜欢青川这个地方,冬暖夏凉,空气清新。

  “1997年,学校让我到四川教育学院脱产读本科。当时,有这种机会的人并不多。学习期间,已经有一些偏远地方的教师开始行动,争取学习一结束就留在成都。我当时也有很多机会在外应聘,但考虑到丈夫、孩子都在青川,加上学校对我的重视,所以,我还是回来了。对此,学校也给予了许多方面的照顾。”

  慢慢地,一对双胞胎孩子大了,马上要进入初中,家里的经济状况日见紧张。今年,丈夫应聘到成都一所私立学校,她终于心生去意。她说:“我今年已经35岁了,这也许是我最后的机会。”

  今年暑假,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往成都一所公立学校面试、讲课,一试便中。

  “我不避讳要走的原因是因为钱。作为人妻人母,我要给孩子起码的生活、学习保障,使家庭有生存、发展的希望。我其实只是希望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在青川,这种愿望无法满足。”

  “我矛盾了一个假期。到现在还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班里的学生。我的离开可能会带来部分学生的流失。”据说,这种连锁反应在青川并不鲜见。

  中学校长说:“不知道这个假期又会走多少人,只有开学后老师在讲台上站定了,这一轮流失才宣告结束。”

  青川中学是广元市重点高级完全中学,位于青川县城所在地乔庄镇。现有教职工121人,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84人。近3年来,在这个城镇人口仅1万余人的县城里,这所让青川人为之骄傲的最高学府,却成为了骨干教师流失的“重灾区”。

  据统计,自1998年至今,青川中学具有本科学历的骨干教师14人先后离开学校,流向地是成都、绵阳等经济发达城市。14人中,4人办理了正式调动,其余10人皆不辞而别。

  让学校尤其感到为难的是,这14名教师全系化学、外语、数学、语文教师,教的都是教师紧缺的科目。他们一走,学校开课困难,不得不从初中教师中拔高使用,如此循环,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杨文富在青川中学已经当了9年校长。骨干教师的流失,伤透了他的心。

  “青川穷,这些年来,本科大学生没回来过一个。从1997年开始,我们选送骨干教师到四川教育学院等地脱产学习,除1997年回来了一个,接下来的3年,没一个回来。都是些在青川土生土长,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说走就走了。”

  要走的人各不相同,要走的理由却都极其相似。一个字:穷。上学期,一位数学教师中途离开,给青川中学一个措手不及。那天上午,这位老师第二节课一讲完,第三节课便不见了人。学生等着上课,学校立刻向县上另一所高完中紧急求援,迅速补充上一名数学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据一些知情的老师说,这位教师也是受了做药材生意的弟弟的刺激:兄弟俩春节回家看望父母,弟弟夫妇俩一人开着一辆小车,出手阔绰,他们夫妻却显得囊中羞涩。情急之下,他丢了饭碗,到外省帮弟弟管理财务。用的都是数理知识,赚的却是年薪10万元,工资翻了七八倍。

  县教委主任说:“我给每个人敬酒,给每个人说贴心话……直到醉了,住院。”

  今年6月的一天,在四川教育学院读书的青川籍应届本科毕业生接到通知:副县长赵爱武、县教委主任向明月要宴请大家。

  那一天,总共去了10余人,已经在成都找到工作的都没去。被邀请的老师们那天也很激动,大家都动了真感情,纷纷表态回去。

  一个月后,参加聚会的10余人回来7个,这已经创下了近3年大学生返县的最好记录。

  俞的一是7人之一。她说,我们确实深受感动,没想到县领导会专程到成都看我们。不过,说实话,在外读书的老师们也不容易,平时大家要靠家教、打工挣钱,才能维持在外的开销。能回来的,一般也都想回来;不回来的,人人有本难念的经。

  据一份不完全统计的文件显示,1998年至今,全县中学骨干教师外流64人,正式调动的30人。外流的老师一般都是走了几年后才回来办理手续,县教委和学校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设置障碍。他们认为,这些老师大多都为青川教育作出过贡献,况且他们到了外面,吃苦耐劳,没丢青川教育的脸,个个都是好样的。

  近年来,青川县教委、两所高中校曾专题讨论过骨干教师外流的问题,也提出过不少对策和建议。如建在乡上的高中——三锅中学门外有近5家小卖部,生意不错,老板皆为教师家属。学校想方设法解决教师家属就业,也确实解决了部分骨干教师的后顾之忧,留下了六七个人。只是,这毕竟是权宜之计,青川所能给予的,远不敌外面世界的诱惑。

  分管县长说:“我们只求无愧良心、无愧青川的父老乡亲。”

  青川县是省级贫困县,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副县长赵爱武分管教育刚好3年。这3年,她充当了青川教师大量外流的见证人。

  坐在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她报了几个数字:省定贫困县青川,去年全县财政收入2100余万元,全县教师工资2200万元左右,占本级财政收入的101%左右,就是说,青川财政总收入用来保证教师工资发放都不够。可是,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县上已经初步决定,从明年起每年由县财政拿出10万元人民币,奖励知识分子,全县每年将有100名知识分子享受到政府津贴。其中,教师占大部分。连续几年评上的,将终身享有此项殊荣。

  赵爱武说,青川教师的流失直接导致的是生源的流失。以今年为例,3月份以来的两三个月内,青川外流在校初、高中学生达50余人。

  为此,县上将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保证教师、优质教育资源和生源不再外流,包括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搞五年一贯制的少年高中班、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搞校办产业,等等。“听说青川现在已经不敢派教师外出学习了?”

  赵爱武笑了笑:“不,恰恰相反,我们还要加大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外面的教师进不来,我们更要培养留得住、靠得住的教师。一些人会继续走,但总有人会留下。我们要做的,是不等不靠,只求无愧良心、无愧青川的父老乡亲。”(记者 胥茜)

  新闻分析:稳定教师队伍 需要治本之策

  近年来,许多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为了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短缺、素质不高等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纷纷采取选派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去轮流任教的办法,以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种办法虽然有效,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只是暂时解决了农村教师短缺的困难,实为权宜之计。记者日前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深入调查采访后认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需要“治本”之策。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所有实行城市教师轮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地方,城市教师并非是自愿到农村学校去的。一是靠出台政策硬性规定。比如,凡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先到农村学校去工作两年后方能正式分配或安排工作;二是靠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背后作支撑。比如,对到农村学校去轮流任教的城市教师,在任教期满后,实行评优优先或解决补助以及调动工作优先、提拔干部优先等政策。

  由于到农村去的教师很少有自愿的,这些下到农村学校的城市教师或把目光盯在几年后分配工作的“实惠”上,或把目光盯在“优惠政策”上。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到农村去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熬”时间,熬过这两年就可回城。因此,这些教师中,有一部分到了农村后工作不负责任,看不起农村学校的教师,有的教师甚至看不起农村的孩子。

  另外,城市教师的到来,也给农村学校带去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这些城里去的教师可以享受到优惠政策,而默默地在农村学校无私奉献的教师却一项优惠政策都享受不上,使一些农村教师在心理上感到不平衡,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情绪。

  一方面是城市教师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到农村学校任教,而另一方面是一些农村教师连工资都无法得到保障。于是,一些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想尽办法往城里调,想尽办法跳槽、改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采取派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任教的办法,虽然能够暂时解决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眼下,在一些地方,农村教师的工资不能够按时发放,拖欠成为家常便饭;还有的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随便被克扣,教师的捐款任务十分繁重,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是导致农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

  看来,要解决农村教师短缺问题,采取权宜之计是不可取的,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需要“治本”之策。

  要留住教师,首先要确保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其次,在教师的其他待遇方面,应对农村教师倾斜。第三,让优秀的农村教师能够享受到城里教师同样的待遇。第四,减轻农村教师负担,确保农村教师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只有这样,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短缺问题,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记者 蒋夫尔)

  新闻背景:西部农村教师结构令人担忧

  记者日前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采访时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比较严重,特别是骨干教师的缺乏,使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在一些教师较为紧缺的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成了学校的“顶梁柱”。这些教师大多是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培训;在担任代课教师期间,也很少接受培训。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都比较陈旧,由于接受不到培训,他们很难获得更多或更新的知识。还有一些地方,由于教师紧缺,农村的骨干教师,教得好的教师被抽调到城镇学校去了,而新分配的教师又很少有愿意到农村学校工作的,从而使农村教师队伍缺乏补充。骨干教师的缺乏,使农村学校的教研等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教学质量很难提高;还有一些地方,把农村学校当作城镇学校的教师培训基地,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新人被派到农村学校锻炼学习,一旦成熟起来、能独挡一面的时候,又被调进城镇学校;而另有一些在农村学校工作的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调离农村或改行,从事行政工作去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抽调农村骨干教师进城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构建城市学校合理的教师队伍。但一些农村学校的校长认为,这样做,虽然城市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可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却日趋不合理。

  一些农村学校的负责人表示,面对正在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如果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记者 蒋夫尔)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蒋玉萌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