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电视剧《北京夏天》的人,都会对其中大学生们多姿多彩的暑期生活心生羡慕。现实中,大学生的暑假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就此走访了复旦大学。
8月的校园碧绿葱茏,梧桐树枝桠间闪耀着的斑驳而晃眼的阳光,和茂密的树叶中透出的响亮蝉鸣声,反衬得整个校园安静而闲散,一派盛夏景象。
留心看看,却发现闲散的空气中另有一种紧张的气氛在流动。
虽是假期,路上依旧有不少学生来去匆忙。第三教学楼开放的两层自修教室竟然人满为患。时不时有学生带着书本在教室门口张望,想为自己觅一清静角落自习。楼梯上有同学在背单词;走廊里有学生在练朗读。除了开放的教室减少了,其它竟感受不到一点点暑假气氛。
在学校的博物馆,笔者见到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黄同学。简陋的办公室里搭了两张长凳,上面架了一块板,板上铺了席子。周围零星地放着些日常用品。原来,黄同学假期就住在这里。
“我今年其实已经毕业了,”她向我解释道,“因为直升了研究生,所以留在系里做些工作。”“那你为什么会住在办公室里呢?”“办了退学手续后,寝室就不能再住了。我找了块木板,搭了张床,就在这儿暂时安了家。”“其实前一阵我回家住了两天。不过系里还有很多事要做,所以就回来了。”
连假期也不能休息,对于她的“自讨苦吃”,我有些迷惑。小黄似乎觉出我的奇怪,“住在这里的确不太方便,食堂只开一个,洗澡必须去寝室楼,每次洗澡要横穿校园两次。但关键是有事做。留在学校觉得生活充实。”
像小黄这样留守校园的人不在少数。生命科学院的文同学趁着暑假到各地去采集DNA样本,带回学校做实验。国际政治系的杨同学也在系里做一个有关电子运作情况的项目。这些工作既与研究生的专业相关,又会适当地得些报酬。
与研究生不同,本科生留守学校的,多是高年级学生。他们有的是准备各类考试,如考研,考GRE,考各类证书;有的是为了实践或打工。“即将毕业,我觉得自己应该为将来打算。”
学生小王的话,不经意道出大学生们留守校园的真正目的:为将来打算。自觉地充实自己,更好地把握未来,这正是大学生们暑期留守校园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