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10月开始,法国皮通火山观测所向所有来访者详细介绍观测所的设施和工作;布雷斯特海洋研究所邀请公众一同测量海洋高度;而设在格勒诺布尔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30个研究所也在各地举办了科学广场活动,向公众介绍最新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法国第九届科学节“让科学成为所有公民的科学”的活动,法国各地的科研院向公众敞开了大门,为公众组织展览、学术报告、科学演示以及科学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位于法国中西部普瓦提埃的未来影视公园矗立着十几座未来派建筑,其中有电脑控制的850台电视组成的162平方米巨型电视馆、20米高的巨幕电影馆、观众座椅随电影画面摆动的模拟器电影馆、三维电影馆等展示最新影视技术的场馆。该公园每年接待参观者数百万。该公园还举办为期5天的“未来影视公园班”,每年接待来自百余所学校的学生。由此可见,寓教于乐是法国广泛采用的科普手段。
法国首都巴黎就有集展览、资料、交流功能于一身的综合科普中心——维莱特科学工业城、巴黎大宫科技博物馆等多处大型科普场馆。维莱特科学工业城每年与学校联合举办200多期面向中小学的“维莱特班”,与基础教育紧密相连,向学生提供感性知识,提高他们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法国各地的科普馆为学生提供了设备先进、种类齐全的科普大课堂。
1996年,法国举行了一次题为“改善对学生的培养方法,从幼儿园起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科学教育计划:“动手做”计划。该计划强调尊重儿童的求知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动手做”,从而引发孩子们对科技从好奇到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自觉性。
法国小学从一年级就设置“发现世界”课程,让儿童从小初步了解人类生活环境、物质和物体、人体结构。从三年级开始设置“科技课”,内容包括生物、人体生理卫生、天文、地理、能源、材料和技术操作、计算机应用和软件知识。(心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