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老版 正文
关键词:
 

几道题就能测出我的未来?

http://www.enorth.com.cn  2001-07-30 13:21
 

9月20日司法会计两大考试撞上 防空警报试鸣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时下,当你去一些公司应聘的时候,公司会给你一些测试表,出几道题测试你“到底适合不适合该工作岗位”。今年高考报考志愿,一些电脑软件商也推出各种“科学测试”软件,“帮助考生作出一生的选择”。就连前不久北京某幼儿园在学生入学前,也用电脑为入学儿童测智商和智力,由校方和家长根据测试结果,来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面对五花八门、日益盛行的“科学测试”,一些读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这些“科学测试”到底准不准,这些“科学测试”本身需要不需要经过科学测试呢?

  

  “科学测试”挺热销

  时下,无论是大街上的一些书摊,还是正式书店的书架上,类似于什么《算一算你的婚姻》(财运、事业、爱情)等等的书随处可见。北京市某图书大厦里就有一个“性格解析”类图书的专门书架,上面摆放着诸如《366天朱古力占卜》、《惊喜心动测一测》之类的测试书,还有“我是谁”系列丛书等。这类书里大都是一些测试题,通过做测试题,以所得分数对您的职业、智商、领导能力等做一番评价,评价结果大同小异。据笔者观察,观看此类书的人还挺多,上班族和学生都有,中学生居多。书的销量也还不错。据介绍,6月1日—30日,该大厦社科类图书销售额的前50名排行榜中,《国际高智商协会素质测试手册———测出你的天赋、个性、职业与未来》一书名列第32名,而《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却仅排在第42位。看来,读者对测试类的图书还是有所偏爱。

  网络凭借其便捷的优势紧随“潮流”,一些知名网站都在提供这方面的免费测试服务:当输入姓名、性别、生日、血型等个人资料后,页面就会显示你的事业、爱情、个性、人际关系等测试结果。显而易见,结论都是事先做好的。

  不仅有些小学生在入学前要受到电脑测试的“检阅”,毕业的大学生们也在受着这样的“侵袭”。在他们找工作之前,有人专为他们提供职业测试服务,使他们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于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恐怕无法抵御这种“友善”的诱惑。然而钱包在测试后总是要变瘪的,至于工作能不能找到,是否真的如测试中所说的正好适合自己,就不得而知了。

  

  接受测试者如是说

  我们来听一听进行这种测试的人对此是如何看的———

  刘小姐(高一学生):学生入学前的测试我不赞成;而对书本上的测试题我有一种半信半疑的心理。测试的结果符合自己时会有点信,不符合自己或是测试结果不太好时情绪会受到影响。

  施先生(42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在人员招聘中,有时这种测试也会作为一种参考因素。这种测试结果会反映人的一个侧面,但不全面。至于网络测试,那太机械化,谈不上可信度。

  孙先生(工程师):孩子的学前测试对孩子根本就没有好处。测出他天赋很高,可能从此就不再努力了,不利于孩子的进步;而对于测试结果不理想的孩子,自卑的阴影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张女士(大学教师):孩子这种学前测试其实和书上的测试大同小异,只不过操作起来快一点,但它的科学性并不强。再说,仅凭答几道题就对人的智力作一判断,未免显得盲目。我不赞成学校这样做,让孩子自由成长更好一些。

  

  专家:电脑测试纯属骗人

  科学测试真的灵吗?一位精神心理研究所专家告诉记者:“那些随随便便的智力题测试和电脑测试是不科学的。真正的心理测试和智力测试要由权威机构来进行,而且用于正式心理、智商测试的题目是经过多年临床研究的实验成果,它本身就属于医疗测试行为。”

  电脑又是如何给人进行测试的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刘士强这样说:“电脑的工作是把人事先设定的参数通过程序的运行来实现,它工作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它本身是一种判断,即‘如果……则……’的模式,是一些人事先进行的一种程序设计。在这个设计里,将算命先生的说法移植进去,当测试者将个人信息输入进去后,电脑就会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组合,而得出来的结果其实是一些早就设定好的值,毫无科学性可言。”

  那么,为什么人们热衷于智力测试和电脑测试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瑞华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了一番剖析:现在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生活节奏变快,压力随之增大。人们内心的稳定感也随之消减,忧患意识增强。但是人们的素质相对于过去有所提高,不再相信看手相、拜神之类的迷信活动,而是把目光转移到这种披着“智力”与“电脑”外衣的所谓的科学测试上。事实上,这是从一个误区走出来,又进入了另一个误区。表面形式的不同,不能掩盖其本质的一致,它们都是骗人的游戏。

  吴瑞华还说:“骗人者打着科学的幌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骗钱。而测试者是为了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寄托和安慰。事实上,这种寄托和安慰是建立在毫无根据的伪科学之上的。” (王艳丽)

稿源 生活时报 编辑 王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