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教育频道 > 老版 正文
关键词:
 

家庭教育中的几种有害观念

http://www.enorth.com.cn  2001-07-24 12:13
 

9月20日司法会计两大考试撞上 防空警报试鸣
我爱套套:90后学生热捧时尚个性安全套(组图)
教育学会会长吁停评三好 北京市教委称不会取消
团结 友谊 和平 让奥运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延续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有偿家教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一览表 迈过小三这道坎
 

  家庭是培育孩子的地方,但培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送到社会上去,家庭只是孩子走向社会的起点站。如果我们把家庭营造成了一个孩子离不开的地方,它就成了“温室家庭”;如果我们把孩子塑造成了一个离不开家的人,他就成了温室中的弱苗,经不起风雨。

  当然,家庭的小气候可以比社会温暖一些,它应该是个避风港,这对未成年人是必要的。没有家庭的保护,把孩子一下子放到严峻的社会现实中去,那是危险和不允许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营造“家庭温室”事出有因,而且颇有道理。问题是:第一,“家庭温室”的温度不可高出学校和社会太多,否则孩子一离家就会感觉寒风凛冽,造成心理问题。第二,“家庭温室”的温度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调,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做不到这两条的家长,就是犯了“过度保护”的毛病。

  前几天一位小学老师无可奈何地对我说,一个二年级女孩拒绝上学校。妈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累,比您上班还累。您上班就在那儿坐着,还能打毛衣,我在学校,老得学习。”

  孩子的感觉很准确:学校不如家里舒服,那里温度太低了,冷。她讨厌老师,讨厌学校。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谁让家长把家里弄得那么舒服呢!对这么小的孩子,晓以知识经济的大义,是不行的,她不明白。等长大一点,道理全明白了,就是行动跟不上去,你也还是没办法。常有家长愤怒地告诉我:“我的孩子道理比我还会说,怎么就是不干呢!”因为习惯比道理更有力。

  古人讲“粗茶淡饭”,真是经验之谈。

  其实这个道理也是谁都明白,谁都会说。但是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不容易了,这得十分理智才行,“心太软”是不行的。

  明明我有条件让孩子吃山珍海味,偏给他粗茶淡饭;明明我有条件每天给孩子50元零花钱,却只给2元;明知道让孩子扫地他扫不好,事后我还得再来一遍,还不够麻烦的,可是我偏让他去扫;明知道早晨穿衣服吃饭我不催他,他就会迟到挨批评,我还是不管;明知道孩子穿名牌可以出风头,否则会受某些同学的嘲笑,我还是不给他买……这是需要一些自制能力的,不能放纵自己疼爱孩子的感情。

  可惜的是,许多家长缺乏这种毅力。而且孩子越离不开家长,家长越有满足感,好像这样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家长感情用事,孩子怎能理智呢?所以,孩子任性厌学,正是家长任性妖惯孩子的影子。“大任性”惯出了“小任性”。

  “挑错教育”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可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通常都是瞪大眼睛盯着孩子的缺点,不管专家们怎样提醒他们“多看孩子的优点”、“要以表扬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改变不了许多家长教师爱批评孩子的习惯。对多数孩子来说,挨批评是家常便饭,受表扬则是偶尔会餐。

这是怎么回事?

  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家长和教师有一种教育理念:所谓好孩子,就是去掉了缺点的孩子。

有人问一位雕塑家,雕塑的诀窍是什么,他回答:“这没有什么难处。你找来一块石头,把没有用的部分凿掉就行了。”我们有些家长和老师似乎也是这样想事情的:指出孩子一个缺点,他就会改正一个缺点,于是他就向好孩子的方向进了一步,这样不断塑造,最后孩子就完美了。

  孩子的任务是改错,大人的任务是挑错。最好的孩子是没有错误的孩子,最好的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是“挑错专家”。

  这实际是把孩子看成一块石头了。孩子不是石头,他是活人。如果非把孩子比喻成什么不可,也最好说他是一棵树苗。而一棵树苗要生长,最重要的是浇水施肥,不是剪枝。如果他不往上长,你剪什么?

  最能促使孩子发展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鼓励才是浇水施肥。再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完美。许多伟大人物都有明显的缺点,他们仍然是伟人。伟大人物不是没有缺点的人,而是最大限度发展了自身优点的人。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这些伟人从小就被批评包围,从小就被迫总是注意自己的缺点,一直小心翼翼地要做“乖孩子”,他们的长处就可能会被埋没。所以,以挑错为重点的教育其实是非创造性的教育,是庸人教育。

  挑错教育的心理基础是恐惧,是害怕孩子学坏,这是一种消极防守的、没出息的教育观念。

挑错教育真的能使孩子改掉错误吗?不一定。不停地指责批评必然造成孩子的反感。挑错教育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源之一。有了逆反心理,错误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强化。许多家长总是责备孩子不爱学习,结果他们不是更加讨厌学习了吗?许多家长总是责备孩子学习不刻苦,结果有几个更刻苦的?

  所以挑错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缺点没改掉,优点也没得以发展——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一般,长得白白净净,课余参加舞蹈队,留着长发,而且衣服穿得比较鲜艳。她的班主任是一位40多岁的女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讽刺她说:“你留着长头发,还老换衣服,净臭美!”老师总对孩子没有好气,还对孩子说:“我让你天天挨留,让你爸爸天天打你!”孩子爸爸在咨询电话中对我说:“我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我犯了一个错误。孩子刚上学的时候,我忘了把她手腕上戴的银镯子摘下来了,可能老师因此对她印象不好。留着长发,跟跳舞有关系。至于换衣服,后来我常常一星期不给她换一次衣服,有时看着孩子那么脏,我都难受,也不敢给她换。”这孩子很害怕老师,如果哪天老师请假没来上课,孩子这一天情绪就特别好。他爸爸没有按老师的希望天天打她。

  这位老师看来是一个挑错主义者。其实孩子爱美并不是缺点,成绩一般也算不得错误,倒是这位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家长没有按老师的希望天天打孩子,是对的,但是他的思路已经被老师导向专门注意孩子缺点的方向上去了,这不好,已经造成了孩子的焦虑和恐惧。这样她的长处(例如跳舞)不能发展,功课也难上去。

  这位父亲有点糊涂。我盼望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睁大眼睛,寻找孩子的长处和优势,努力帮助(注意:是帮助,不是强迫)孩子发展它。我不是反对克服孩子的缺点,重要的缺点必须帮孩子纠正。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孩子优势是克服他的缺点的最佳办法。发展优势会带来好心情,有了好心情,才能更好地克服缺点。至于有些小的缺点,不理也罢,千万不可拣一些小芝麻,丢掉了大西瓜。

  “排序”意识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之一是等级观念。天地君亲师,官有九品,人有尊卑。我有一次和夏令营的孩子们到兴城去参观一座孔庙。进大殿三座桥,中间桥宽,两边桥窄。讲解员告诉我们,中间的桥是给状元走的,其他人只能走侧桥,于是孩子们就纷纷往中间的桥上挤。不知不觉中,等级意识就潜入孩子们的灵魂了。学校老师在那里一本正经地研究“德育渗透”,其实这才是最厉害的“渗透”。这叫“无主导的渗透”,谁也没打算渗透,谁也没意识到渗透,就渗透进去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没有教师也能“传道”。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这孔庙里面全是坏东西,起码对知识的尊重是宝贵的遗产。这就是文化的麻烦:它的精华和糟粕是掺在一起的,而且不是两张皮,是真正的水乳交融。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我们长期、艰巨的任务。

  如今排序意识、等级意识,还深深地盘踞在我们的心中。在教育界,科举制度的排序思想摇身一变,就成了应试教育的分数排队。开家长会时,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名次公布,以此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报纸上则堂而皇之地把高考第一名宣传为“状元”,有的学校和地区还发奖金,开庆祝会,和古时候考中科举,有人敲锣打鼓到家中报喜何其相似!更有人把这种排序行为进行了包装,美其名曰“竞争意识”。按这种包装法,《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应该评为“竞争模范”,而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则应说是“失败的英雄”。

  其实排序意识和竟争意识完全是两码事。排序意识的弱点之一是,它中盯着人际关系,盯着自己的位置,只要我能在某个群体内排在别人的前面。我就是老大。至于我这个团体整体是否有进步,我是不管的。这其实就是窝里斗,必然造成内耗,实际上影响进步。我国自明清以后,一天天落后,但是状元照样一批一批考出来,一个也没少。现在我们也是年年有状元,而且各科有各科的状元,各省有各省的状元,各市有各市的状元,蔚为大观,然而这些状元究竟有多大的创造性,敲锣打鼓之后,就很少有人认真追踪调查了。然而真正能使国家发展的,并不是状元的头衔,而是实实在在的创新!

所以,真正的竟争意识,它的侧重点绝不是人际位置,而是创新!我要拿出别人没有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冠军。这种冠军是临时的,一旦有别人拿出更新的东西,我立刻失去了冠军的宝座。为了永远领先,我必须不断创新。这才是竞争的真谛。

  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到真正的竟争意识。离开创新意识的“竞争意识”,本质上是封建的“争天下”思想,占山为王思想,“排座次”思想。

  竞争意识的主导思想是:发展自我,回报社会。

  排序意识的主导思想是:压倒别人,我做老大。

  再说,分数排队的办法即使单从排序的角度看,也不可取。它是拿学生的一部分能力(书本知识、考试能力等)的水准作为整个人的水准(好学生、差学生)来排顺序。这根本就是以偏概全。

  所以,一个优秀的家长,应该淡化排序意识,增强真正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成龙”情结

  家长有权望子成龙,却无权逼子成龙。

愿意不愿意成龙,能不能成龙,这是孩子自己的事。

  正好家长无权包办孩子的婚姻一样,家长也无权包办孩子的前程,无权迫使孩子实现家长的心愿和“伟大战略部署”。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怎样生活主要应该由他自己来选择。有的家长说:“我这完全是为他好呀!”答曰:“包办婚姻的家长难道不是为孩子好吗?”

  有一个外国心理学家,研究出了一套“培养天才”的办法,决心在儿子身上加以实现。经过他的严格训练。孩子不到10岁就上了大学,是一个神童。到了20多岁,正当周围赞誉如潮,前程似锦的时候,他突然宣布要反叛父亲的设计。要走自己的路,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普通人。他父亲毫无办法,只好依他,后来他真的成为一个普通人,然而他说他很幸福。这是一个逼子成龙遭到惨败的典型例子。

  在我们周围,这类的事司空见惯。有大批的家长都是这样,恨不得从孩子降生就开始教他相对论,孩子一上幼儿园,家长就带着参加各种特长班,上学以后,每日伴读,逼孩子写作业,替老师打孩子屁股(老师打学生有所不便),课余和双休日则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忙忙碌碌,结果是孩子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到了中学,家长终于泄气了,骂一声“拣破烂的东西”,撒手不管了。逼子成龙的计划宣告破产。

  其实家长若不这样逼孩子,他成龙的可能性倒大一些。没有宽松的环境,没有自主性,孩子是成不了龙的。龙能在铁管子里直上直下地飞吗?据说,美国的教师若问家长:“您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家长多半会说:“我只希望他在学校过得快乐。”似乎他们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大在意。中国的家长则正相反,教师如果问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家长多半会说:“我只希望他名列前茅。”至于孩子快乐不快乐,家长是不大在意的,你爱快乐不快乐,给我拿回好分数是正经。如果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其实一个孩子学习生活越快乐,他的后劲越大,成龙的可能性才越大,龙不是逼出来的。当然,美国一些家长的儿童中心也有点过分了,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我们这里人多大学少,不讲分数是不行的,但是他们的想法确实是很有远见的,值得我们深思。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解不开的情结,高期望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期望总是要有的,期望值最好模糊一点。创造各种条件,帮助(而不强迫)孩子发展自己,至于他能发展成什么样子,那是他自己的事。这样的态度比较正确,而且实际效果更好。(文/王晓春 )

稿源 新闻晨报 编辑 杨维娜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关闭窗口
 
| 北方网最新新闻排行 | 教育热点新闻排行 |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